我的病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叫腺肌症,症狀是每個月經期很短量很少,但是排卵期的那一周簡直是煉獄,非常疼痛,不能工作,甚至不能站著。2008年發現腺肌瘤,2009年漸行性加重,從2010到2011的一年間,看了很多中醫西醫,嘗試過各種療法,也看了很多養生專家的書作,來對抗我的疼痛,但是效果並不明顯,久病成醫,我逐漸了解了自己的體質屬於典型的寒濕較重的類型,血脈不和,常常手腳冰涼。
看了部落格的文章我開始實施艾灸,2011年的堅持了8個多月,我的方法是:先灸背部八髎以及督脈中段,用兩個六眼盒灸30-45分鐘,然後灸腹部,用一個6眼盒灸30-45分鐘。當時仍舊每個月都疼,之後又發現經常手心發熱,愛出腳汗,這在我以前是從未有過的跡象。我感覺有內火。最突出的問題是很容易感覺乏力,一動一身汗,哪怕很輕微的勞動都不行,很愛出汗。
到現在,我的腺肌症一次都沒疼過。我並不指望我的腺肌瘤因此縮小,但是能讓我不疼,我就心滿意足了。感覺還是艾灸帶來的變化,因為之後我沒用過其他手段。另一個明顯變化就是,我的腰部背部變得非常怕涼,即使是20多度的天氣,睡覺時睡衣不小心稍有裸露,即使蓋著被子,也會立刻覺得背部腰那一圈像塗了綠油精似的涼,我只好每天加一個護腰帶著睡覺。現在又到了夏季,我想把自己的寒濕之氣趕出體外,所以又來看看久違了的達人的部落格,變化真是很大,受益者也越來越多。
我想多一句嘴吧,對於艾灸,不要急在一時看效果,要放平心態,把它當成一種生活調理的方式,慢慢看自己的體質變化,急功近利未必是好。
達人分享
治療疾病,慢慢痊愈,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不能追求今天好了,明天復發。慢慢痊愈,是身體給自己的一次次調整的過程,在慢慢調整中逐漸賠補元氣,達到逐漸治療疾病的目的。
子宮腺肌症多發生於30~50歲經產婦,約有半數患者同時合並子宮肌瘤,約15%患者合並子宮內膜異位症。並不是所有的腺肌症患者都會有臨床症狀。
艾灸治療:中脘,神闕,關元,歸來,子宮,八髎穴,足三里,三陰交。
艾灸方法:如果你對取穴不是十分明了,可以再腹部使用2孔木製艾灸盒,或3孔木製艾灸盒,在腹部做移動艾灸。還可在八髎穴艾灸。足三里和三陰交,可以使用單眼木製艾灸盒來艾灸。
腺肌症的病人,多數人由寒涼引起,所以用艾灸比較適合。
艾灸可以活血化瘀,可以消炎止痛,溫經散寒,所以腺肌症用艾灸比較適合。
很多艾灸的朋友,開始艾灸的時候,都要求盡快有療效。開始往往經絡不敏感的,療效往往體會的很慢。那麽您能夠說,艾灸就沒有療效嗎?不是的,只要您在艾灸的過程中,其他症狀在慢慢改善,主要疾病沒有改善,那麽隨著艾灸的深入和元氣的注入,你逐漸會覺得身體的狀態在慢慢改變。
在這裏我要說的是,如果您近期沒有感覺到療效,但是只要您感覺其他症狀改善,那麽當您停灸後,您一定慢慢會覺得身體漸漸復原,這就是遠期療效。在這裏我要告訴大家,如本文作者說的那樣,治療疾病《急功近利未必好》希望大家都能夠慢慢體會到遠期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