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中醫傳統的療法之一,艾灸能治療很多的疾病,同樣可以起到很好的養生的功效。艾灸養生也是以穴位為基礎的,艾灸特定的穴位可以起到更好的養生功效。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夏季艾灸養生的六大穴位。
關元穴。常灸關元穴,能防病保健、強壯體質,對全身衰弱、少氣乏力、精神不振、下腹部虛寒有防治作用。灸治時點燃艾條,距關元穴3厘米處熏灸,局部有溫熱舒適感時,固定艾條不動,每次灸10~20分鐘,以灸至局部稍紅為度,每周灸1~2次。
神闕穴。神闕又名臍中,灸此穴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之效。常灸神闕穴有強壯體質、延年益壽的作用。灸治時點燃艾條,距神闕穴3厘米處熏灸,局部有舒適感時固定不動,每次灸10~20分鐘,以灸至局部稍紅為度,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間隔10~20天再灸。
三陰交穴。三陰交穴位於內踝高點直上3寸,脛骨後緣。艾灸三陰交,對消化不良、腹瀉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心悸、失眠、濕疹等有防治作用。左手持艾條灸左側三陰交,右手持另一艾條灸右側三陰交穴,每次每穴灸10~20分鐘,每日1次。
足三里穴。常灸足三里,能增強體力、解除疲勞、防衰抗老、祛病延年。所以古人把足三里灸叫做“長壽灸”。點燃艾條,距足三里穴3厘米處熏灸,局部有溫熱舒適感時,固定艾條不動,每次灸10~15分鐘,以灸至局部稍紅為度,隔日灸1次,每月可灸10次。
身柱穴。身柱穴位於第三胸椎棘突下,兒童做身柱穴保健灸,能促進發育,增強食欲,不易感冒。無論兒童或成人,常灸身柱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用艾條溫和灸法灸5~10分鐘即可,隔日1次,每月最多10次。
風門穴。位於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艾灸風門穴,對肩背酸痛、頸部痙攣、頭痛都有防治作用。如有感冒先兆,可用艾條在雙風門穴上,各溫和灸10~20分鐘,使脊背感到暖和,能預防和減輕感冒。
艾灸養生是一個很好的養生方法,以上為大家介紹了艾灸養生的六大穴位。
達人用艾心得分享:這幾年好的艾條越來越少了,由於消費者貪便宜的心態導致黑心商品氾濫,商人為了追求利潤不惜利用把新艾或半年的艾當作三年或五年艾來賣!
尤其是金艾絨最為嚴重,除了最氾濫的虛報年份跟比例以外,為了降低成本價格,有將加工艾絨時剩下的艾渣摻到艾條裏面,也有加別的植物,一般摻到艾草裏面的植物是沒有什麽味道,艾絨再加上一部分植物渣來降低成本。
其實降低製作成本的方法太多了(我實際接觸過太多這類工廠~看太多了),有用便宜的劣質黏著劑(容易產生甲醛),也有使用劣質的捲紙!最可惡的是用發霉變質的艾葉來製作艾條等等不勝其數。
有很多艾友跟我反應灸了半天都沒感覺到效果或是效果很小,建議可以審視一下自己在用的艾條是否有問題
艾灸達人Facebook介紹
達人成立讓艾傳出去FB粉絲專頁,喜歡的記得要去按下讚喔^^粉絲專頁的資訊跟部落格不一樣,加入後可以即時收到更新資訊~喜歡艾灸的朋友可以加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