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禿俗稱“鬼剃頭”,是一種驟然發生的局限性斑片狀的脫發性毛發病。其病變處頭皮正常,無炎癥及自覺癥狀。本病病程經過緩慢,可自行緩解和復發。
關於艾灸
日本醫家對灸法採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認為:艾灸通過灸熱滲透起到藥療作用;
灸刺激誘導局部皮膚產生某種物質可啟動免疫系統,從而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中醫書也證實艾灸的重要地位!!《靈樞》明確的記載:“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扁鵲心書》十分推崇灸法,認為“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人于無病時常灸,雖未長生,亦保百年壽矣"
著名的醫家孫思邈幼年多病,到中年以後經常使用艾灸的方法為自己進行調治。
因此到了90多歲,仍能“視聽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在年過百歲時,仍能精力充沛地著書立說。
目前分類:病 痛 灸 法 (226)
- Sep 11 Tue 2012 08:38
鬼剃頭 斑禿 艾灸取穴與方法
- Sep 06 Thu 2012 14:16
膽囊炎 艾灸取穴與方法
膽囊炎
- Sep 03 Mon 2012 10:26
膽結石 艾灸取穴與方法
- Aug 31 Fri 2012 00:16
腳跟痛 艾灸取穴與方法
- Aug 30 Thu 2012 21:51
尿失禁 艾灸取穴與方法
- Aug 27 Mon 2012 09:01
慢性結腸炎 艾灸取穴與方法
慢性結腸炎
- Aug 23 Thu 2012 00:04
坐骨神經痛 艾灸取穴與方法
坐骨神經痛
- Aug 21 Tue 2012 11:09
慢性結腸炎 艾灸取穴與方法 艾條灸 溫灸
慢性結腸炎
- Aug 17 Fri 2012 10:28
梨狀肌綜合症 艾灸取穴與方法 艾條灸 溫灸
艾灸 梨狀肌綜合症
- Aug 10 Fri 2012 10:26
末梢神經炎 艾灸取穴與方法
末梢神經炎
- Aug 06 Mon 2012 12:05
腳後跟痛 艾灸取穴與方法
跟痛症是指患者因長期站立工作或長期從事奔跑、跳躍等;或因扁平足、足弓塌陷致足跟部疼痛,行走困難的症候。
- Jul 27 Fri 2012 00:01
慢性腎功能衰竭 艾灸取穴與方法 艾條灸 溫灸
慢性腎功能衰竭
- Jul 24 Tue 2012 14:14
甲型病毒性肝炎 艾灸取穴與方法 艾條灸 溫灸
此病同肝炎病毒所引起,主要病變為肝細胞變性,壞死及肝間質炎性浸潤。臨床特點為食欲減退,惡心,厭油、乏力、肝腫大及肝功能異常等。部分患者有黃疸,鞏膜皮膚發黃,小便翁如濃茶色,發熱等症狀。多數患者的病情能順利向愈,少數病程遷延呈慢性,極少數呈重症經過。目前已知肝炎病毒可分為甲、乙、丙、丁、戊5型,且彼此沒有交叉免疫力。甲型肝炎的傳染源主要為潛伏期未及發病早期患者,以飲水、食物被帶有病毒糞便所汙染,經消化途徑傳播為主,貝類食物(如毛蚶、蛤蟹等)和常引起本病的暴發流行。已型肝炎的傳染源為患者及帶病毒者,由於患者各種體液中均含有乙肝病毒,故輸帶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及密切接觸患者、帶病毒者,均可導致傳染。人們對乙肝病毒普遍易感,發病以兒童及青少年較多。慢性肝炎主要包括慢性遷延性肝炎(簡稱“慢遷肝”)和慢性活動性肝炎(簡稱“慢活肝”)兩類,主要由急性乙型肝炎演變而來(急性期可不明顯)。如急性肝炎的病程超過6月~1年,症狀持續,肝功能仍有異常,即可認為已進入慢性階段。慢遷肝的病情發展屬良性,多數病人遷延多年後病情好轉、穩定,肝功能可恢復正常,達到臨床痊愈:極多數轉變為“慢活肝”。後者病情較得雜,且可有自身免疫機制的參與,亦可伴發肝硬變,預後較差。
- Jul 19 Thu 2012 12:02
艾灸乙型(B型)肝炎臨床總結與穴位灸法
- Jul 16 Mon 2012 00:11
病毒性肝炎 艾灸取穴與方法 艾條灸 溫灸
- Jul 09 Mon 2012 11:23
艾灸 肝硬化 取穴與方法 艾條灸 溫灸
- Jul 03 Tue 2012 17:52
僵直性脊柱炎 艾灸取穴與方法 艾條灸 溫灸
- Jun 29 Fri 2012 13:24
脂肪肝 艾灸取穴與方法 艾條灸 溫灸
由於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結構發生改變,脂肪肝似乎成了城市“時髦病”。 脂肪肝是由於脂肪在肝細胞內過度沈積所引起的病症,一般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兩大類。酒精性脂肪肝與酗酒有關,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與肥胖或其他脂代謝異常有關。單純的脂肪肝多沒有明顯症狀,但不加以防治,可進一步引起脂肪性肝炎,導致脂肪性肝纖維化、脂肪性肝硬化。
- Jun 27 Wed 2012 09:38
【分類文章速查】★ 病 痛 灸 法 ★
病痛灸法分類目錄(持續更新中.2013/08/07更新)
- Jun 26 Tue 2012 13:51
艾灸 狹窄性腱鞘炎 取穴與方法 艾條灸 溫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