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是指患者因長期站立工作或長期從事奔跑、跳躍等;或因扁平足、足弓塌陷致足跟部疼痛,行走困難的症候。
臨床一般可分三類。①跟後痛,主要有跟腱滑膜囊炎、跟腱止點撕裂傷、痹症性跟痛症;②跟下痛,主要有足底腱膜炎、跟骨下滑膜囊炎、跟骨下脂肪墊炎、跟骨骨髓炎;③跟骨骨痛,如跟骨骨骺炎、跟骨骨髓炎。
本症屬中醫“傷筋”範疇。長期站立硬地板,穿高跟鞋,或作彈跳運動,損傷筋脈,血瘀阻絡;感受風寒濕邪,氣血運行不暢;肝腎虧虛,血不榮筋均可至足跟痛。
病症:
站立或行走時,足跟下面疼痛,疼痛可沿跟骨內側向前擴展至足底,尤其是早晨起床以後或休息後開始,行走時疼痛更明顯,活動一段時間後疼痛反而減輕,壓痛點在跟骨負重點稍前方的足底腱膜處,血瘀者痛處固定,刺痛;風寒濕者受涼或天氣變化誘發或加重。
治療:
主穴:太溪、昆侖、照海、申脈、解溪、阿是穴等。
配穴:血瘀者加足三里、血海;濕重者加陰陵泉。
灸法:艾灸每次選3-5穴,每穴10-15分鐘;著膚灸,每次選3穴,每日1-2次,10日為1個療程。
【附註】艾灸治療本病有肯定療效。治療期間減少活動,並註意保暖。肥胖病人要減輕體重,穿著厚底鞋及海綿墊,也可應用足跟墊以防止發生跟痛症。可以配合溫水浸浴或按摩療法。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