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同肝炎病毒所引起,主要病變為肝細胞變性,壞死及肝間質炎性浸潤。臨床特點為食欲減退,惡心,厭油、乏力、肝腫大及肝功能異常等。部分患者有黃疸,鞏膜皮膚發黃,小便翁如濃茶色,發熱等症狀。多數患者的病情能順利向愈,少數病程遷延呈慢性,極少數呈重症經過。目前已知肝炎病毒可分為甲、乙、丙、丁、戊5型,且彼此沒有交叉免疫力。甲型肝炎的傳染源主要為潛伏期未及發病早期患者,以飲水、食物被帶有病毒糞便所汙染,經消化途徑傳播為主,貝類食物(如毛蚶、蛤蟹等)和常引起本病的暴發流行。已型肝炎的傳染源為患者及帶病毒者,由於患者各種體液中均含有乙肝病毒,故輸帶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及密切接觸患者、帶病毒者,均可導致傳染。人們對乙肝病毒普遍易感,發病以兒童及青少年較多。慢性肝炎主要包括慢性遷延性肝炎(簡稱“慢遷肝”)和慢性活動性肝炎(簡稱“慢活肝”)兩類,主要由急性乙型肝炎演變而來(急性期可不明顯)。如急性肝炎的病程超過6月~1年,症狀持續,肝功能仍有異常,即可認為已進入慢性階段。慢遷肝的病情發展屬良性,多數病人遷延多年後病情好轉、穩定,肝功能可恢復正常,達到臨床痊愈:極多數轉變為“慢活肝”。後者病情較得雜,且可有自身免疫機制的參與,亦可伴發肝硬變,預後較差。
(一)治 療
按以下方法灸治。
肝病常規灸法
灸序
穴名及穴數
每穴施灸量
1日 中脘(雙穴)灸20分鐘 足三裏(雙穴) 各灸30分鐘
2日 期門(雙穴)各灸30分鐘 太沖(雙穴) 各灸25分鐘
3日 下脘(單穴)天樞(雙穴)氣海(單穴) 灸30分鐘
4日 肝俞(雙穴)章門(雙穴) 各灸25分鐘
5日 乳根(雙穴)各灸25分鐘 氣沖(雙穴) 各灸30分鐘
6日 膈俞(雙穴)膻中(單穴)巨闕(單穴) 各灸25分鐘
7日 脾俞(雙穴)三陰交(雙穴) 各灸25分鐘
8日 胃俞(雙穴)不容(雙穴) 各灸25分鐘
9日 腎俞(雙穴)照海(雙穴) 各灸30分鐘
10日 膽俞(單穴)丘墟(單穴) 灸40分鐘
註:(1)各種肝炎、肝功異常及脂肪肝等均可按此法灸治。
(2)以上穴循環灸至愈,每日加灸臍或關元(臍下3寸)30分鐘。
(3)肝區痛時可灸痛處30分鐘。
(4)在肝功能完全正常後仍須灸一時期,以鞏固療效。
臨床體會
無論治急性或慢性肝炎,溫灸確有良效。多數患者在灸後矢氣增多,病症亦隨之減輕。在病症消失,化驗轉正常之後,急性肝炎患者可繼灸些時間以鞏固療效。慢性肝炎患者則是最好再堅持灸半年時間,以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