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取得原作人許可嚴禁使用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懂得去借助一些中藥或食物來補養自己身體的氣血。尤其是女人,因為生理的緣故,更是注重平常的補血了。最常見的是女人們會常用當歸粉、紅棗枸杞泡水等之類,要保持自我補血不間斷……雖然整天都這麽補著,可最後讓老中醫把脈一看,這氣血依舊還是顯得比較虛弱,並不怎麽充足呢。這下子自己可能都奇怪了,怎麽會在這樣?不是整天都補著嗎?

其實,這裏面就要看兩個方面了。一是,整日補血,自己的脾胃功能是否好呢,補進來的這些東西有沒有被消化吸收,轉化成血呢。而且要想吃進來的東西能充分的被消化吸收,每日的運動配合是必要。因為運動有健脾胃的作用,脾胃功能強了,氣血的化生力量就一定會更強。久而久之,養血的效果就出來了。二是,人身血生成的上下源頭有沒有照顧好呢。血的上源是氣,血的下源是精。補血不補氣,身體裏生成的血沒有氣的固護,那也是不長久的。補血不補腎養精,血固藏到一定程度後就要化生為精氣存儲起來。

中醫有這樣的說法,“氣不耗歸於肝為血,血不耗歸於腎為精,精不耗歸於骨為髓”。

氣與血在人身內猶如一太極中的陰魚與陽魚,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當陽到極點時,就會轉化為陰,所謂‘陽極生陰,陰極生陽’就是這樣。因此,當人體內氣充足時,血的化生才能源源不斷,氣血增長,血氣充盈。這也是中醫在調理血虛時,補血湯方中為什麽補氣藥反而會比補血藥的用量大得多的原因所在呢。即所謂‘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比如,中醫有名的補血湯,其中補氣的黃芪與補血的當歸的用量比例是5:1。“氣為血之帥”,只有氣充足時,血才能更好的固護在身體內,正常的運行、濡養全身。反之,則可能出現‘血妄行’等問題,造成血的丟失。


《黃帝內經》中講,“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講的就是肝心脾肺等四臟化生的血,最後可能會轉化為精而藏於腎中。所以,人體在養血時,若是精藏之不足,則可能會在血生養到一定程度後,就會有一部分要被調用而化生為腎精藏之腎內,以備人在應急狀態下有足夠的身體儲備以應對之。因此,中醫在給人進行補血調理時,若是一直效果不是很明顯,就一定會考慮在補血的同時要補腎了,而且往往在補腎的同時又補血,補血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由此不難看出,若是人們在補血調理時,單一的只重補充養血之品,可能效果不一定會很好。而是需要同時兼顧人身化生血的上下源頭:氣、精(腎)。當上下源同步兼養時,血之長養自然也就很快了。

而艾灸是最好最快的補氣補腎的方法

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之“輸”穴,古代又稱其為“回陽九穴之一”,重在補腎,具有明顯提高腎功能的作用。

所選穴位如三陰交、足三里皆為肝、脾、腎經合穴,氣海、關元、神闕為任脈之腧穴,同時也是臟腑的募穴。特別是關元穴,是足三陰與任脈之會,又居下焦,真陰真陽關鎖於此。

正如《針灸大成》所說:“艾炷又加雜藥而成,其藥多為溫熱芳香之輩,藥有五味五氣,內合五臟,氣味擇經而行,各歸其所,其補陽主力更著。”所以,常氣海、灸關元等,可以溫補腎陽,從而達到壯陽補腎的效果

【施灸】
1.溫和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太溪穴,在距皮膚2~3厘米處固定,進行熏烤,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

氣海、關元神闕用木製溫灸盒艾灸,每次每穴時間約10-20分鐘

 

艾灸達人Facebook介紹

達人成立出去FB絲專頁,的記得要按下^^粉絲專頁的資訊跟部落格不一樣,加入後可以即時收到更新資訊~喜歡艾灸的朋友可以加入喔!另有艾灸身抗老研究院 FB,迎多多加入喔^^

8d50cae08dad6d468fb7be3dd808d9a0 aba4894d212fbb1a2e477784f76cc41b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艾灸達人 的頭像
    艾灸達人

    艾灸中醫養生保健研究院

    艾灸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