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養生保健:肩顒穴
(1)預防中風、半身不遂:《神灸經論》曰:「凡人肩臂冷痛者,遇風寒,肩上多冷,或日須熱手撫摩,夜須多被抑蓋,庶可支持,此以陽氣不足,氣血衰弱而然,若不預為之治,恐中風不遂等症。」故若有出現肩臂冷痛,遇風寒,肩上多冷,或白天需熱手撫摩,夜晚需蓋多條棉被保暖等臨床症狀時,務必經常艾灸本穴(配灸足三里穴更佳),以預防中風、半身不遂。
(2)防治風偏頭痛、五十肩、肩臂疼痛、乳房病變:
肩髃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出自《靈樞·經別》。此腧穴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有疏經通絡,理氣化痰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肩臂攣痛、上肢不遂,癮疹等病症
功效機制
疏經利節,祛風通絡、理氣化痰 此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肩關節,並與陽蹺脈相交會,故疏經活絡、通利關節的作用甚強,為治療上肢痛、麻、涼、癱諸疾要穴;此穴還具有祛風通絡、清熱止癢的作用,可治療外感風邪或風與血分之熱相搏於肌膚之間所致的風熱癮疹;此穴的通經理氣、化痰散結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瘰癧、癭氣。
主治病證
中醫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攣痛,不能上舉,手背紅腫,四肢熱,癭氣,乳癰等。
西醫病症:急性腦血管病後遺癥,高血壓病,肩周炎,乳腺炎,蕁麻疹等。
配伍應用
背及肩臂腫痛:肩髃、風門、中渚、大杼(《針灸大成》)。
臂細無力,手不得向頭:肩髃、臂臑(《針灸大成》)。
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列缺、合谷、手三里、環跳、風市、委中、絕骨、丘墟、陽陵泉、昆侖、照海(《神應經》)。
隱疹:肩髃、曲池、合谷、曲澤、手三里、環跳(《針灸逢源》)。
瘰癧:肩髃、支溝、足三里、手三里(《簡易普濟良方》)。
癭氣:肩髃、大空(《世醫得效方》)。
取本穴,用灸法、每次施灸20-30分鐘,保養預防每週至少3次為佳。
艾灸達人Facebook介紹
達人成立 讓艾傳出去 FB粉絲專頁,喜歡的記得要去按下讚喔^^ 粉絲專頁的資訊跟部落格不一樣,加入後可以即時收到更新資訊~喜歡艾灸的朋友可以加入喔!
另有艾灸達人養身抗老研究院 FB社團,歡迎多多加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