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灸:


 


是指用藥物或其他材料將艾炷與施灸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也稱為"隔物灸"。根據其所間隔的藥物或材料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稱。


 


隔薑灸 :


 


製作:以鮮薑切成約0.3cm薄片,穿數孔於片上,上置艾炷施灸。當艾炷燃盡,再換炷施灸,灸完規定的壯數。灸至局部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薑片當勤動,或薑片下襯些紙片、棉花以防起泡。


 


生薑:辛溫、解表散寒、溫中止痛。加灸,加強溫經行氣之功。


 


主治:外感表症,虛寒諸症如:感冒、咳嗽、胃寒腹痛、腹瀉及風寒濕痹等。


 


隔蒜灸 :


 


製作:以獨頭大蒜切片或搗爛制餅。操作同上。蒜液刺激性強,灸後易起泡,注意防護。


 


大蒜:辛溫喜散、消腫散結,拔毒止痛,加灸加強諸力。


 


主治:有清熱解毒、殺蟲的作用。


 


《外科理例》"治毒者必用隔蒜灸"。用於治療初起的腫瘍、肺癆等症。


 


隔鹽灸:


 


操作:以純白乾燥食鹽(大青鹽)填平臍孔,或上放薑片,置艾炷施灸。


 


鹽:甘、鹹、寒,無毒。去皮膚風毒,調和臟腑,消宿物,令人壯健。鹽為百病之主。


 


作用:散寒止瀉,回陽救逆固脫


 


主治:傷寒陰證,或吐瀉並作、中風脫證等,有回陽、救逆、固脫之力。


 


例:治霍亂:《千金要方》"用鹽灸可治霍亂,霍亂已死有暖氣者,灸承筋七壯,起死人,又以鹽納臍中,灸二七壯…"。


 


附子灸


 


製作:附子切片或研末,用黃酒調和做成直徑約3釐米、厚約0.8釐米的附子餅。操作同前。


 


附子:辛溫大熱,溫腎壯陽;有毒。


 


作用:可破堅散結-走而不守;溫補元陽,回陽補虛。


 


主治:各種陽虛證。如命門火衰引起的陽萎、早洩等;潰瘍久不收口 等症。


 


注意事項:灸時可在餅下忖墊紗布,以防燙傷。灸後藥餅可重複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艾灸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