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由於這些病毒都棲息於人體消化道,在生化特性、流行病學及致病原因上也具有共同點而被歸納在一起。現在,小兒麻痹病毒已有疫苗可以預防,因此,現在的孩子不受到小兒麻痹病毒的威脅。流行在孩子中間的病剩下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腸病毒68-71型
腸病毒引發的疾病十分廣泛,不同型的病毒可能會有相同症狀。典型的症狀包括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無菌性腦膜炎。而心肌炎、心包膜炎、病毒性腦膜炎、肢體麻痹症候群是屬於較嚴重的疾病。並不是所有受到腸病毒感染的人都會有症狀,因免疫力不同,約50%~80%是無症狀感染,有部分的人會有輕微類似感冒或腸胃炎症狀,以下簡述症狀與治療方法。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並發癥。個別重癥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9、10型,B組的2、5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均為手足口病較常見的病原體,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
患兒感染腸道病毒後,多以發熱起病,一般為38℃左右。口腔粘膜出現分散狀皰疹,米粒大小,疼痛明顯;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臀部可受累。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輕癥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有的孩子可能有惡心、嘔吐等反應。發熱1~2天後開始出現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現,或出現口腔粘膜皰疹。有的患兒不發熱,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較輕。大多數患兒在一周以內體溫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復。
中醫認為脾主四肢,開竅於口,可見的中醫祖師幾千年以前就告訴我們手足口本是一體的,皆屬於脾!故此可知:治療亦當從脾下手。
發病在四肢,取穴在中央—神闕(肚臍),溫和艾灸30分鐘,每日一次,另可加灸足三里
記得在給小朋友艾灸之前先讓小朋友喝些水!!
子午流註經過脾臟的時間是巳時,早晨9:00-11:00,最好就選這個時間來灸!
艾灸治病的原理是什麼
艾灸又名灸療、溫灸等,它是使用艾絨或其它藥物放置在體表的腧穴或疼痛處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藥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養生、美容減肥之功效。《黃帝內經》的《靈樞·官能》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醫學入門》亦說:“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灸法很早就被人們所重視,由於其安全性高、無毒副作用、養生保健,因此流傳很廣。
艾灸治病的道理
1,艾灸首先產生熱:皮膚受熱後毛孔擴張,使艾的藥性可以快速浸透到皮下,直達病竈。細胞溫度每升高一度,其利用氧氣的氧化率就提高2.5倍。灸療可以提高細胞吸收營養的能力和速度。
2,艾灸可以使其藥性成分快速達到病竈,在熱力和灸力的作用下,瞬間起到通經活絡,活化細胞的作用。
3,艾灸可以達到瞬間刺激經脈腧穴,打通經絡之目的。
4,艾灸人體腧穴時,人體經絡腧穴有自我雙向調節作用。如腹瀉與便秘,完全相反的兩種病態,可以只艾灸天樞一個穴位,即可解決便秘與腹瀉兩種問題。
5,艾灸後經絡腧穴會有熱敏感傳現象。透熱、擴熱、傳熱、局部不熱遠部熱、表面不熱深部熱等或者產生其他非熱感覺:施灸或遠離施灸部位出產生酸、脹、壓、重、痛、麻、冷等感覺。
艾灸達人Facebook介紹
達人成立 讓艾傳出去 FB粉絲專頁,喜歡的記得要去按下讚喔^^
粉絲專頁的資訊跟部落格不一樣,加入後可以即時收到更新資訊~喜歡艾灸的朋友可以加入喔!
達人成立 讓艾傳出去 FB粉絲專頁,喜歡的記得要去按下讚喔^^
粉絲專頁的資訊跟部落格不一樣,加入後可以即時收到更新資訊~喜歡艾灸的朋友可以加入喔!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