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 艾灸取穴與方法( 附 圖 )
胃脘痛艾灸治療以中脘、足三里為主穴,肝氣犯胃的加期門穴,脾胃虛寒的加胃俞穴,奇穴輔助。灸療期間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足三里穴
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主治:胃痛,腹痛,腹脹,消化不良。
灸法:艾條灸5~15分鐘,艾罐灸20~30分鐘。
中脘穴
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
主治:胃痛,反胃吞酸,嘔吐,消化不良。
灸法:艾條灸5~15分鐘,艾罐灸20~30分鐘。
期門穴
在胸部,當乳頭直下方,第六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主治:胸肋疼痛,乳腺炎。《中華針灸學》說:“主治肋下積氣,傷寒心痛,嘔酸。”
灸法:艾條灸3~5分鐘,艾罐灸10~15分鐘。
艾灸療法是中國傳統醫藥寶庫中的一枝奇葩,早在《靈樞·官能》就有“針所不為,灸之所宜”的記載,《醫學入門》亦有“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的論述,說明灸療法具有獨特功效。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