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
坐骨神經痛屬於中醫學的痺証范疇,其原因有外邪侵入經脈引起肌腱腠理氣瘀血阻腫脹,內有奇恆之腑脊空障礙阻塞,外傷等因素造成,外邪引起的人體多種炎症可引發臀部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下肢痺痛。腎虛耗損,腰部骨骼組織發生變異,使腰部單側或雙側經脈障礙而發生腰部及下肢隨脈上下而疼痛;外傷傷及下肢經脈,即可造成下肢經脈損傷與障礙,致下肢經脈失覺。
臨床表現:寒熱濕邪痺痛,下肢伸曲不利,有畏寒發熱,局部發冷或發熱,腰、臀、下肢有放射性疼痛感;內有奇恆之腑脊空障礙,腰脊旁有壓痛點,下肢有放射性疼痛出現,並出現下肢麻木現象;外傷性經脈損傷,分局部經脈受壓引起的下肢經脈疼痛,有經脈部份分斷裂和全部斷裂現象出現,肢體就會出現知覺部份喪失和全部喪失。
西醫認為: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的疼痛綜合症。原發性即坐骨神經炎,繼發性者病因很多,多見腰椎間盤脫出症,甚至有腰椎管狹窄、腰椎結核、腰椎腫瘤、盆腔腫瘤、馬尾圓錐腫瘤、梨狀肌綜合症等,均可引起坐骨神經痛。
診斷要點:
1.沿坐骨神經通路部位持續鈍痛、陣發性灼痛。
2.坐骨神經沿路各點明顯壓痛。腰旁點(腰4-5椎旁) 、臀點(環跳穴處) 、膕點(膕窩中點) 、踝點(外踝後方) 、腓腸肌均有壓痛。
3.牽拉坐骨神經之直腿抬高徵陽性。
4.特殊體位:臥時患肢屈曲、患側不敢朝下。坐時健側臀部先着椅。站時身體略向健側傾斜,患肢微屈、足跟不敢着地。
5.感覺與反射障礙:可有小腿下方及足背外側感覺略減退,患肢肌力稍減低,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
6.須與髖關節炎、間歇性跛行等相鑒別。
艾灸治療:
灸療部位:腰部、臀部;
穴位:阿是穴、八髎、環跳、委中、承山。
灸語:治則為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順經通絡止痛。在腰部、臀部疼痛部位進行廣泛灸療,可以溫通脊空,活血化瘀,經脈腠理,疏風散寒,灸順經絡穴位,可以增強經脈肌腠,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配合腰部牽引,骨順經緩,氣血暢通則不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