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千金方》云:“艾火可以灸百病,殺鬼邪。”並說:“凡人吳蜀地遊宦,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故吳蜀多行灸法。”在《枕上記》中也有“艾火漫燒身(艾火可以使全身的經脈暢通)”的說法。俗語云:“若要丹田安,三里常不乾。”所謂“三里常不乾”,就是經常對“足三里穴”施以化膿灸,使穴位經常流膿(常不乾),也就是“勿令瘡暫瘥”的意思。
傳統中醫的“灸瘡流膿”與西醫的“感染發炎”是兩回事,“感染發炎”必須做傷口消毒處理,否則會有生命危險;而“灸瘡流膿”只需貼塊紗布吸膿即可,以免弄臟內衣,而且,可以下水遊泳或泡澡,生活起居都不妨礙,因為所灸的都是強壯穴,灸後局部氣血充盛,免疫力極強,所以,絕不會轉變為西醫的“感染發炎”。
這是因為“灸瘡流膿”是局部元氣充足的情況,不會出現紅腫熱痛的癥狀;而“感染發炎”是局部元氣虛弱的情況,就會有“紅腫熱痛”的癥狀。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脾的功能之一就是 “主肌肉”和“主統血”,重灸中脘穴,可以很快恢復脾的功能,所以,流血不止或傷口難以愈合的情況也就不會發生了。但是,必須一次灸透,倘若只灸一兩百壯就停止的話,各種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傷口就會化膿兩三個月而對生活產生一定影響。然而,如果灸後兩三天傷口不化膿,就屬於元氣極度虛弱者,應慎灸。
達人建議
對艾灸手法不熟悉或新手不建議直灸,另外直接灸對艾絨的要求較為嚴格,一般台灣市面艾條艾絨皆不符合直接灸用。
艾灸達人Facebook介紹
達人成立 讓艾傳出去 FB粉絲專頁,喜歡的記得要去按下讚喔^^
粉絲專頁的資訊跟部落格不一樣,加入後可以即時收到更新資訊~喜歡艾灸的朋友可以加入喔!
另有艾灸達人養身抗老研究院 FB社團,歡迎多多加入喔^^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