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沖、太溪、曲池是最好的降壓藥


 


現在所說的高血壓是包括在中醫的“眩暈”一說範圍內的。高血壓一般分肝陽上亢和肝腎陰虛兩種證型。肝陽上亢的人經常臉色發紅,脾氣也相對比較暴躁,特別容易著急,檢查時會發現血壓的波動比較大。肝腎陰虛的人相對來說就沒有急躁易怒的特點,但經常會覺得口渴、腰酸腿軟、頭暈耳鳴等等,這種人一般血壓波動不大。


 


現在高血壓人群多在服用降壓藥。其實,高血壓最可怕的是它帶來的隱患,比如,心、腦、腎最容易受到波及,當然危害性最大的還是心腦血管病了。所以得了高血壓之後最重要的是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入手,防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控制好血壓。這樣的話,即使血壓沒有降到正常值,身體的各個器官也會適應了這種狀態,重新達到一種新的平衡,人一樣能夠健康地生活。


 


這裏我提供幾個方法來防治高血壓:艾灸穴位+按摩、中藥枕。


 


我建議不管什麼類型的高血壓患者,都要好好地利用我們人體自生的降壓藥——穴位。有三個穴位從古至今證明降壓效果都是非常好的,這就是太沖、太溪和曲池。這裏,我先來解釋一下為什麼要用它們,因為,不管是什麼證型,肝陽上亢或者是肝腎陰虛,都是肝腎兩髒的問題,前者是實證為主,後者主要是肝腎陰虛,肝五行屬木,腎屬水,水生木,肝的特點是向上的,要想不讓它升發太過,就要有水來滋潤它。可以想像一下真實生活中的樹,如果沒有足夠的水分滋養,就會變枯,樹枝樹幹變枯之後就容易裂開,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肝主藏血,肝性升發,如果沒有腎水的滋潤,它就升發太過,血管的壓力會加大,血壓就會升高;如果腎水充足的話,就可以以柔克剛,把肝的那份“剛性”給中和一下,血管也會變得相對柔韌,血管彈性變好了,就能大大減少心腦血管發病的幾率。


 


太沖穴可以疏肝理氣,平肝降逆,不讓肝氣升發太過,是肝經上最負責任、最任勞任怨的;腎經上的太溪穴補腎陰就是給“樹”澆水;大腸經上的曲池穴用來撲滅火氣,三穴配合起來降壓效果最好。


 


一定要堅持每天艾灸這3個穴位加上有空就按壓這3個穴位。


 


還有一個比較簡易的降壓方法:


 


李時珍藥枕:野菊花、淡竹葉、冬桑葉、生石膏、白芍、川芎、磁石、蔓荊子、青木香、蠶砂、薄荷各20克裝到枕頭裏面,每天枕的時間不能低於6小時。


 


另外,一定要從飲食上補足氣血,戒掉一切寒涼的食物,多吃補腎補肝的食品。


 


還有,心胸要開闊一點,不能斤斤計較,保持性情的豁達開朗,就能保證心經、心包經的通暢,這在中醫裏就是“肝氣條達”,也就是肝經比較暢通,這樣血就不容易發生“堵車”。這些都有助於血壓的控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艾灸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