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一艾灸
 
艾灸,乃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屬中醫外治法,它源於遠古時代,形成於商周年間,歷時幾千年。溫灸養生是通過百草之王艾草,點燃後放入溫灸器中於經絡或患處四周,幫助人體全面溫通經絡,溫補元氣,調和氣血,潤澤面色,散發健康神采、調節五臟六腑的效果。
 
艾灸的一般性治療效應是由兩方面構成的:
 
1、艾灸產生的特殊“藥氣”所引起的效應。
 
艾灸時產生的“藥氣”由灸位的皮表及隨呼吸被機體吸收,能起到廣譜抗菌、抗病毒及殺滅微生物的作用,也就是說,艾灸有直接“驅邪”的效應。此外,這種“藥氣”顯然還具安神、醒神和通竅的效用。
 
2、艾灸生火熱,其熱刺激所引起的效應。
 
艾灸生熱,其適量的熱刺激施於適當的灸位(主要是穴位)便產生艾灸最主要的治病效應。
 
無論實症、熱症、虛症、寒症,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在病體體表可以出現一些具“嗜熱性”的腧穴,所謂“嗜熱性”是指在此施灸,患者會無一例外地感覺舒適。
 
而實熱、陰虛內熱症一般而言,熱病呈整體的產熱亢進及散熱障礙狀況。這種整體的“熱態”多為邪正相爭,機體對病理性刺激反應過敏過激所導致。在熱病過程中,機體的穴道起著行營衛、溢奇邪的作用。穴道這之種功能有其限度,由於病理產物堆積等因素,在病程一定的時期便導致某些局部穴道不通、氣血不榮的狀況。穴道不通則痛,氣不榮則寒,這是為什麽,在熱病狀態下,某些穴位具有嗜熱性,灸後感到舒服的原因。因此,施灸時機體的局部(灸位)“得溫而舒”,在局部就起著通穴道、行營衛、驅病邪的作用(這些作用又互為因果),並繼而通過作用於經脈系統產生遠道放射,擴散效應,從而起到對整體的調整、治病作用(包括抵消病理性惡刺激,抑制機體的過敏、過激反應,使機體的“傳輸、通訊”系統恢復秩序,增強機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及對病理產物的吸收、排泄能力等)。
 
《醫學入門》“虛者灸之使火氣助元氣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發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復溫氣,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
 
艾灸受到歷代醫家和養生家的青睞。宋朝太醫竇材在《扁鵲心書》中記載:“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又有:“人於無病時,長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矣”的記載。
 
艾灸具有開竅醒神,增加心藏搏動量,強心抗休克的作用,能收補精益氣,回陽固本之功效,具特有穿透肌膚之效力,可活化細胞調整末稍血管擴張功能,平衡人體陰陽,促進循環系統,具提高白血球及淋巴細胞的活動率,與提升免疫力及人體自愈能力,收到保健防病之功效。即使身體健康狀況良好者,每周溫灸二次,就能讓身體機能延緩衰退,防止老化,並保有光澤亮麗而且紅潤的肌膚,兼具強健養生與美容塑身之多種功能。
 

艾灸達人Facebook介紹 

達人成立出去FB絲專頁,的記得要按下^^粉絲專頁的資訊跟部落格不一樣,加入後可以即時收到更新資訊~喜歡艾灸的朋友可以加入喔!

arrow
arrow

    艾灸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