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疾病的侵入?如何養生保健?中醫學院附屬針灸醫院主任醫師曹奕認為,我們祖先發明的艾灸,是借艾火的純陽熱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調節臟腑的陰陽平衡,以達到防治疾病、養生保健的目的。


 


灸法:防治疾病歷史悠久


“家有七年艾,郎中不用來。”可見古代灸法在民間盛行,並在疾病防治中發揮著一定作用。曹奕介紹,艾灸是中醫針灸的療法之一。方法是以艾絨為主要原料製成艾炷或艾條,點燃後熏熨或溫灼人體穴位。施灸材料主要為艾草。內服治宮寒不孕,行經腹痛,崩漏帶下。外用能溫通經脈、驅風散寒、舒筋活絡、回陽救逆。


 


《說文解字》曰:“灸,灼也,從火。”古人在煨火取暖時,偶然被火灼傷而解除了某種病痛。無數次重複這一過程後,他們認識到燒灼軀體的一定部位可以治病,這就是最初灸法的起源。


 


灸法治病,最初古人多採用直接在皮膚表面燒灼,且艾炷較大,壯數(艾炷的計數單位)較多,非常推崇應用化膿灸進行身體保健和預防疾病。魏晉時期,“隔物灸”為灸療多樣化開闢了新途徑,後到唐宋時期增加了多種隔物灸法並提出預防灸法概念。明清時期隔物灸已經到了鼎盛階段,明朝的張良創造了局麻施灸,緩解灸療過程中的疼痛。


 


現代灸法則有了長足發展。為了減輕患者接受灸療的痛苦,多採用小艾炷少壯灸,並衍化出多種灸法,如艾條灸、藥條灸、溫灸器灸、溫針灸、天灸、燈火灸等。根據病情不同,還常採用間接灸法,所隔物品多為薑片、蒜片、食鹽、豆豉餅、附子餅等。


 


中醫早就認識到艾灸可以預防疾病,即“防病于未然”。民間俗語稱 “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乾”、“三裏灸不絕,一切災病息”,也是這個道理。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艾灸可以調節臟腑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還能夠增加紅細胞、白細胞的數量和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如果長期自灸保健穴位,就能夠達到調合陰陽、固本培元、祛病延年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艾灸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