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與頸部腫瘤

 

 

中醫認為:

 

頸部腫瘤屬於中醫的「癭瘤」范疇。癭分為:氣癭、肉癭、癭痈、石癭。瘤分為:氣瘤、血瘤、筋瘤、肉瘤、骨瘤、脂瘤(相當於西醫的良性腫瘤)。

 

 

 

1. 癭

 

1. 氣癭:是癭病的一種,因其患部腫塊柔軟無痛,可隨喜怒而消長,故稱為氣癭。俗稱「大脖子」病。見於《諸病源候論》:「氣癭之狀,頸下皮寬,內結突起,追追然亦漸大,氣結所致也。」病因由外因和內因所致,外因系平素飲水或食物中含碘不足;內因為情志不暢,懮怒無節,氣化失調,升降障礙,營運阻塞。臨床表現:女性發病率較男性高。i. 壓迫氣管,比較常見。ii壓迫食管,可引起吞咽不適感,但不會引起梗阻症狀。iii. 壓迫頸深部大靜脈,可引起頭頸部的血液回流受阻,出現頸部和胸前表淺靜脈的明顯擴張。iv. 壓迫喉返神經,可引起聲帶麻痹,患者發音嘶啞。

 

 

2. 肉癭:是癭病中較常見的一種,其臨床特點是頸前喉結一側或兩側結塊,柔韌而圓,如肉之團,隨吞咽動作而上下移動,發展緩慢。好發於青年女性及中年人。相當於西醫的甲狀腺腺瘤或囊腫,屬甲狀腺的良性腫瘤。病因:由於懮思郁怒,氣滯、痰濁、瘀血凝結而成。情志抑郁,肝失條達,氣滯血瘀;或懮思郁怒,肝旺侮土,脾失運化,痰濕內蘊。氣滯、濕痰,瘀血隨經絡行,留注於結喉。聚而成形,乃成肉癭。臨床表現:患者年齡多在30-40歲,以女性佔多數。在結喉正中一側或雙側有單個腫塊,呈半圓形,表面光滑,可隨吞咽動作上下移動,按之不痛,生長緩慢,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

 

 

3. 癭痈:是癭病中一種急性或亞急性炎症性疾患。其特點是結喉兩側結塊,色紅灼熱,疼痛腫脹,甚而化膿,常伴有發熱、頭痛等症狀。相當於西醫的急性或亞急性甲狀腺炎。病因:多因風溫、風火客於肺胃,內有肝郁胃熱,積熱上壅,挾痰蘊結,以致氣血凝滯。郁而化熱而成癭痈。癭痈須與頸痈和鎖喉痈相鑒別。

 

 

4. 石癭:癭病堅硬如不可移動者,稱為石癭。其特點是結喉兩側結塊,堅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好發於40歲以上的中年人。相當於西醫的甲狀腺癌。病因:由於情志內傷,肝脾氣逆,痰濕內生,氣滯則血瘀,瘀血與痰濕凝結,上逆於頸部而成。亦有由肉癭日久轉化而來。臨床表現:多見於40歲以上患者,女性多於男性,或既往有肉癭病史,頸前多年存在的腫生長迅速,質地堅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推之不移,並可出現吞咽時移動受限。可伴有疼痛,若頸縱神經淺支受侵,則耳、枕、肩部劇痛。

 

 

 

 

2. 瘤

 

是瘀血、痰滯、濁氣留於肌體組織間而產生的結塊。臨床特點是:局限性腫塊,多生於體表,發展緩慢,一般沒有自覺症狀。病因: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其發病原因較複雜,但歸納起來不外內因、外因兩個方面,為六淫之邪、情志郁結、臟腑失調、飲食不節等。上述病因中,瘤主要是邪氣偏盛,即機體抗病能力減低。加之邪毒侵襲,日積月累,導致瘤的相成,正如明‧李中梓《醫宗必讀》所言:「積之成者,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踞之。」總之,瘤病因的特點是:本虛而標實,正氣耗虛為本,氣滯、血瘀、痰凝、濕熱或陰毒結聚為標。瘤發於肢體或各個器官就命名各種瘤的名稱,如發於肌肉,命名為肉瘤;發於骨,稱為骨瘤……瘤可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

 

 

 

灸法

 

取阿是穴(痛點)與腫瘤位置艾灸,每日每穴30分鐘.10日為一個療程休息2日後繼續下個療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艾灸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