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在中國出現的時代在周秦以前,戰國時代孟子《離婁》曰:“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艾之灸病陳久者益善……”可見在春秋戰國時代即重視針灸。

 

《三國誌·華佗傳》載:“病若當艾(艾灸),不過 一兩 處,每處不過七八壯。”(按:醫用艾灸,灸一次謂之一壯,一壯撚成艾絨如雀屎大,謂之艾炷,艾葉越陳越好。)至晉代葛洪的《肘後方》、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都很重視艾灸的保健防病作用,如《千金要方·灸例》中載:“凡入吳地區遊宦,身體上常須 三兩 處灸之,忽令灸瘡瘥,則瘴疫、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故吳蜀多行灸法。”說明當時人們已普遍采用灸法來預防傳染病。

 

宋代以後灸的保健防病作用日益受到重視,竇林的《扁鵲心書》就是以灸法防治疾病的專著。艾灸法除對哮喘、肺結核、痢疾、瘧疾、腸炎等有顯著療效外,還可廣泛應用於各種疾病的防治。現代醫學研究證實,施灸能提高白細胞的功能,加速抗體形成,增加機體防禦力,對呼吸、循環、消化、生殖等系統有調節作用,起到一定的保健防病作用。

 

中國已故著名中醫研究員劉炳凡老先生在《頤年金名·預防提要》中強調:“有疾宜先治,無屙應早防。”“關元足三里,常灸保安康。”保健取穴一是關元穴,二是足三里穴,三是整體調節備用穴。如下病上取之百會,上病下取之湧泉穴,中病旁取之天樞穴即是。 

 

艾灸達人Facebook介紹

達人成立出去FB絲專頁,的記得要按下^^粉絲專頁的資訊跟部落格不一樣,加入後可以即時收到更新資訊~喜歡艾灸的朋友可以加入喔!

另有艾灸身抗老研究院 FB,迎多多加入喔^^

8d50cae08dad6d468fb7be3dd808d9a0 aba4894d212fbb1a2e477784f76cc41b  

arrow
arrow

    艾灸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